如果發送設備所發射的測距信號經過反射器的反射或轉發,又返回到發送點,為其接收設備所接收,進而測得測距信號所經歷的距離。24顆均為近圓形軌道,運行周期約為11小時58分,分布在6個軌道面上(每軌道面4顆),軌道傾角為55度。的分布使得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可觀測到4顆以上的,并能保持良好定位解算精度的幾何圖形。這就提供了在時間上連續的導航能力。這種發送測距信號和接收測距信號分別位居兩個不同地方的測距方式,稱為被動測距。用它所測得的站星距離,并利用已知的在軌位置,可推算出用戶天線的三維位置。這種基于被動測距原理的定位,稱為被動定位。
GPS已經經歷了代和第二代,現在已升級到第三代,以保持其在導航定位系統的霸主地位,從目前來看,GPS是范圍內精度高、覆蓋范圍的導航定位系統。載波相位測量是測定GPS載波信號到接收機天線之間的相位延遲。GPS載波上調制了測距碼和導航電文,接收機接收到信號后,先將載波上的測距碼和電文去掉,重新獲得載波,稱為重建載波。經過20余年的研究實驗,耗資300億美元,到1994年,覆蓋率高達98%的24顆GPS星座已布設完成。
GPS車輛定位系統的實用功能:話務指揮。指揮可以監測區域內車輛運行狀況,對被監控車輛進行合理調度。指揮也可隨時與被跟蹤目標通話,實行管理。GPS定位的功能:車輛信息管理。方便易用的管理平臺,提供了車輛、駕駛人員、車輛圖片等信息的設定,以方便調度人員的工作。汽車在線GPS定位,針對公務車管理問題有很好的解決方案,可以更好管理公務車。將GPS、物聯網等技術運用至公務車管理系統中,大大減少公公車私用問題,如遇到公車私用問題,GPS系統可以自動報警,識別是不是公車私用,讓單位管理更方便,單位效益更高。